关于我们 党建工作 教育教学 校园生活 招生就业网 资讯中心 联系我们 信息公开 实训基地 >管理提升 教工管理 校园网络安全 党的二十大精神
管理提升
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方案
2017-09-14

       为贯彻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辽教办发〔2016〕16号文件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于2015年11月底,组织院办、教务、科研等部门负责同志,经过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反复调研,特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立足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推进教育教学研究,健全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助推区域经济“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提供有力的技能型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统筹推动、服务需求,统筹专业布局和功能分工,优化专业结构,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推进学院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科职业教育紧密衔接,优化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长搭建“立交桥”;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着眼于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行业学院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共同培育人才;学院将优化现有汽车检测专业,打造专业品牌,在与一汽大众集团、德国院校合作的基础上,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教、学、做并行,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二、重点工作内容
    (一)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坚持德育为先。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教育部《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发挥德育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确保教学大纲、教材、教师、课时和考核“五落实”。将德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学、实习和社会服务等环节,构建学院、家庭、社会等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开展体验教育、生活教育和养成教育。
       2.强化文化基础教育。科学把握公共基础课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促进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相互融通和有效配合,加强对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学院已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开齐、开足、开好德育、思政、英语、体育与健康、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今后将继续坚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数学未开)。
       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是大连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在过去已持续开展了传统国学教育,学院还将进一步把中华经典诵读、文明礼仪、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列入必修课,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4.加强学院文化建设。以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为引领,对学院文化进行系统设计,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凝练体现现代职教理念、职业特质、学院特色的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等,发挥其熏陶、引领和示范作用。学院办公室、教务处、团委将具体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中高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促进活动育人的意见》,广泛开展“文明风采”竞赛、文艺汇演、体育竞赛、书画竞赛等活动。
       5.培育学生职业精神。抓好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纪律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继续完善应届毕业生实习制度,加强对学生实习工作的管理,采取“送出去”和“请回来”的方式,把各专业学生送到基层工厂、公司、4S店实习,把往届优秀毕业生“请回来”交流,以增强在校学生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知与理解,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
     (二)加强专业建设,增强服务发展能力
       6.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学院将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就业需求、城镇化进程和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服务于大连区域经济带,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有机对接。建立健全专业随大连经济结构发展动态调整机制。科学准确定位,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市场就业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
       7.建设示范专业。根据大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面向现代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重点建设汽检和汽服专业。并且研究文化市场经营管理教育的优势,培养一专多能的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三)推进衔接融通,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
       8.推进人才培养目标衔接。科学定位中职、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中职、高职、本科相同或相近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的递进、延展和衔接的关系。学院将对口升学考试和自学考试助学方面,增加师资和资金投入,使中职、高职、本科既有相对独立的培养系统,又有顺畅的衔接轨道,形成中高本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使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都能获得相应的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9.推进专业设置衔接。学院将根据行业产业特征、专业特点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科学确定中高本衔接专业和开展衔接培养的学院资质及入学要求,推进中高本人才衔接培养。
       10.推进课程内容衔接。统筹安排学院中高本衔接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顶岗实习,明确学院中高本各阶段课程的教学重点,合理确定各阶段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推进课程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形成既层次分明,又关联递进、衔接贯通的课程体系。加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使课程和教材能够及时反映产业发展、技术革新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四)创新培养模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
       11.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健全校企合作育人的体制机制,学院除了与一汽大众集团合作,2016年将再与德国职业院校合作,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切实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1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大面积提高维修、金融专业资格证考试达标率。
       13.加强实践性教学。要加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课时必须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要创新顶岗实习形式,推行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并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五)深化课程改革,促进专业教学紧贴生产实际
       14.改革课程体系。从本学期开始,学院要完善“公共课程+核心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实践性技能课程”的课程结构。要适应中高职衔接培养需求,组织开发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材及教学资源,基本形成衔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
       15.加强教材及教学资源建设。学院严格在教育部公布的《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中选用公共基础必修课教材,优先在《书目》中选用专业课教材,要完善教材选用制度,把教材选用纳入示范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等指标体系。
       16.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教务处、科研处将引导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以职业素养、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为要素, 综合设计教学时间、空间和组织形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逐步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体系。推动校企共同参与课程教学改革,突出“做中学、学中做”。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探索搭建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平台,采集学校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整合传送到学校课堂,丰富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增强专业实践教学效果。
     (六)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管理
       17.抓实教学常规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教学文件,适应生源、学制和培养模式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完善教学管理机制。要加强教学组织建设,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建立行业学校深度参与的教学指导机构。学院成立了专门机构,完善教学工作责任制,学院“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并将定期主持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学院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坚持和完善教学巡查和听课制度,严格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管理。要推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以信息化促进学院管理现代化。
       18.完善质量评价制度。学院将建立适应各专业岗位资质培养和培训发展要求质量评价标准,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创业能力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等作为衡量我院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落实教学工作诊断和改进制度,切实发挥学院的教育质量主体作用。
     (七)完善基础条件,保障教育教学改革有效运行
       19.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树立远大职业理想。加强教师培养培训,依托合作单位、行业学校,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组织实施教师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学院实践等培训项目。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在学院是以“师徒结对”形式进行的,有效地促进新教师成长。并将进一步提高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与质量,培养一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造就一批“教练型”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培育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
       20.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院已与省内知名高职院校建立了教育教学实践训练合作关系,今后,将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综合性、开放式的实习实训基地,以提高学生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对各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院工作重点集中到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上来。要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按照已明确的方向、思路和原则,转化为具体措施,抓紧制订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
     (二)落实工作责任。各职能部门要强化责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开发、教学制度、师资配备、设施条件等方面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学院要落实“一把手”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部门,分解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分工,确保教育教学改革的各项任务按照确定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扎实推进。
     (三)加强督导检查。各职能部门要建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情况督促检查工作机制,要把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教师工作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要建立督查调研、情况通报、跟踪问效等制度,加强督导检查和跟踪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各专业课教育教学改革成效,对典型做法和有效经验要及时总结,积极推广,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督促整改,确保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有序开展、有效落实、取得成效。
 
 
 
                                                                                                                                                                                               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一六年三月十日
 

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0013606号